close





 

 

 

 

 

 

 

中國時報【邵純琦】

今年六月十八日,適逢滑鐵盧戰役兩百週年,戰役中的一件逸事至今仍常被提起,且有一幅油畫作證……世界這張人脈大網,巧合之事還真有許多,而人與人之間的聯結,常出乎意料之外。

1812年拿破崙遠征俄國,為其一生霸業由盛而衰之轉捩點。任何戰場都是你死我活,廝殺凶猛、悲慘壯烈,但於事過境遷後多多益 單字 推薦年,親臨實地,無論是在莫斯科城外的波羅丁諾(Borodino)戰場、或是到冰天雪地法軍倉皇撤退的白俄羅斯比列濟納河域(Berezina River),抑或是1815年比利時的滑鐵盧(Waterloo)戰場,若非一旁豎立的紀念碑提醒著,在偌大安靜、一望無垠的原野,實難以想像昔日曾經發生過的殺戮戰事,多少孤魂是否都有歸處?而每隔數年,眾人總要穿上當時的服飾、拿起古老的武器,來上一回實況重建的演練。那年,外交使節們冒著風雪在白俄羅斯比列濟納河畔,看著俄國人重現1812年11月底的法俄戰事,聆聽法國大使、俄國代表各自表述。當然,那絕非真槍實刀的廝殺掠奪,卻也有山寨版的拿破崙坐鎮,這些「參戰」的後生晚輩們心中不知作何感想?

1815年6月18日,拿破崙率領法軍七萬二千名,在布魯塞爾近郊的滑鐵盧與英、普聯軍作戰,威靈頓率領的六萬八千名英軍加上布魯徹率領的五萬名普軍在數量上遠超過法軍。拿破崙為求得勝利,採取各個擊破戰略,先攻普軍。普軍不敵向東北潰退。拿破崙遂派出一支軍隊追擊,以防普軍與英軍合流。次日拂曉,拿破崙集中兵力對英軍發動猛烈攻擊,企圖在普軍南下救援英軍前徹底將英軍擊潰。法、英戰至黃昏,英方漸感不支,威靈頓派人通知布魯徹急速增援。所幸普軍救援及時到來,二軍合流後,拿破崙見大勢已去,遂棄甲逃回巴黎,再度宣布退位,後被英國放逐至南大西洋的聖赫勒拿島,從此鬱鬱而終。

今年六月,適逢滑鐵盧戰役兩百週年,戰役中的一件逸事至今仍常被提起,且有一幅油畫作證。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當法軍潰敗逃亡時,英軍騎兵上校龐尚比(Frederick Cavendish Ponsonby)在戰事中,先後被法軍與波蘭騎兵攻擊負傷墜馬,又遭散兵趁危搜身掠奪,被棄之於地得不到救援。此時,一名法軍軍官帶領潰退的隊伍經過,看見這名負傷倒地的英國軍官,心生憐憫,俯身檢視龐尚比的傷勢,但礙於戰況無法協助,只能扶起龐尚比的頭,在他乾渴的口中灌了幾口白蘭地,並讓隨從將龐尚比躺平,頭下墊個背包,隨即無奈匆匆離去。

不久,龐尚比獲得自軍救援。

1826年12月,龐尚比被任命為英國駐馬爾他島(Malta)總督。某日,一群法國商人到馬爾他參訪,龐尚比特設宴款待,以盡地主之誼。席間,龐尚比向這些法國商人談及當年在滑鐵盧戰役受傷及被一位法國軍官救援的經過,他對這位身著藍外套軍官的仁慈心懷至今感念不忘。當時在座一位上了年紀的法國商人聽畢,老淚縱橫地表示,他就是龐尚比所說的那位法國軍官。當時他帶領一群士兵逃亡,看到一名受傷的英國軍官無人理會,於心不忍,但自己是兵敗逃命中,無法給予適當救援,乃取出白蘭地灌了幾口酒讓這名英國軍官解渴。想不到事隔多年,居然在馬爾他島碰面了,龐尚比為這件巧事,特別請畫師將此事建繪成一幅畫以誌留念。

外子早年負笈美國,讀到此事蹟深為感動。當時他常與英國「費邊學社(Fabian Society)」祕書長Mr.Thomas Ponsonby請益,彼此有書信往來,祕書長與滑鐵盧那位受傷的英軍上校龐尚比正巧同姓。因此,一次在信中隨意問及祕書長是否與滑鐵盧戰役中的台南成人英語龐尚比上校有任何關聯?想不到這位祕書長回信說,滑鐵盧戰役中的龐尚比上校正是他的先祖。

世界這張人脈大網,巧合之事還真有許多,而人與人之間的聯結,常出乎意料之外。一般所謂的「六度分隔理論」,近年來因出國英語各式網路社群的聯結,想像共同體的固有邊界,似乎正漸漸消失中。殘酷的戰爭,即便是敵我壁壘分明,仍時可見到真性情,人們從戰爭中是否學到了什麼?在一步步登上滑鐵盧獅子山丘的台階時,思想的又是什麼?


E601576C81D6A708
arrow
arrow

    h79pp71rf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